由洛阳中信重工自主研制的用于福建省“中国第一大金矿”紫金山金矿的两台磨矿设备,顺利下线并交付用户
郑州保税区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
联合收割机在正阳县高标准粮田里收割小麦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产业是城市群发展的支撑,中原城市群集合了5省30个城市,区域内装备制造、原材料、食品、轻纺、电子信息、医药等产业基础雄厚。在未来产业发展上,《规划》提出,深化产业分工协作,突出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优势互补、协作紧密、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总目标——构建四大产业体系: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现代农业集群。
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提高制造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在部分领域引领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大钢铁、冶金、化工、建材、原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和落后过剩产能淘汰力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精品原材料等产业基地。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企业的改造,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行动,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发展重点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智能电气装备、冶金矿山及石油大型成套装备、工程装备、现代农机、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建设重要智能装备基地。
消费品产业集群
以冷链食品、面制品、肉制品、休闲食品、饮料、油脂、果蔬等为重点,建设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绿色食品品牌,支持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建设。
精品原材料产业集群
重点打造精品钢产业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氯碱化工基地、硝碱化工基地以及铝深加工、精品陶瓷、特种玻璃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产业集群。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充分发挥郑州、洛阳、新乡、南阳、蚌埠、聊城、邯郸、邢台、运城、长治等城市创新优势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引领带动作用,加强统筹布局和分工协作,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发展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溯源链的计量测试技术,加快培育形成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机器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
生物医药重点发展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等优势产品,积极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培育壮大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先进材料
重点发展电子功能材料、生物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超硬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积极发展石墨烯、纳米材料、超材料等前沿性材料,推动特色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龙头,建设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培育高端软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集群,建设电子终端、可穿戴设备、网络通信、半导体照明、北斗导航定位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机器人依托机器人产业联盟,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积极发展服务机器人,建设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
新能源汽车
重点发展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先进变速器等核心部件的产业化能力,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基因检测
依托河南省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积极推进基因检测技术在高发肿瘤、遗传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分工效率为导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研发设计、信息与软件服务等行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细化专业分工,提升专业化水平。以提升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为导向,加快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旅游、文化、现代商贸、健康养老等领域,丰富生活服务业供给。充分发挥各类服务业试点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完善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发展重点
现代物流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推动国家物流园区节点城市和省级区域节点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推动中原城市群物流服务一体化。
现代金融加快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促进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商务服务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推动广告、咨询、商务中介、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的商务服务品牌。
现代商贸依托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推动传统商圈向主题型、体验式、智慧化商业中心转型,支持商贸流通企业线上线下交易融合发展。
旅游
加强跨省旅游风景道建设,联手开发黄河沿线、淮河沿线、南水北调源头、明清黄河故道、隋唐运河、京杭运河、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跨省旅游资源,研究建设中原山水度假旅游区。
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开封宋都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蚌埠大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一批海外文化传播平台和文化出口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健康养老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区域性健康养老示范园区。
发展壮大现代农业集群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高水平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地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合作构建优质奶业、小麦、瓜果、花生、专用玉米等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优先布局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建设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发展一村一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路径选择—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
推进有条件的地区有力有序承接符合环保标准和市场需求的国内外先进产业转移,探索产业承接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产业转移推进对接机制,办好高水平的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推行园区整体开发的集群引进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③6
记者手记
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本报记者陈辉
《中原城市群规划》在产业发展上提出“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这既是支撑当前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未来区域竞争力的提前布局,为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其中,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是重中之重。目前,中原城市群内两大产业集群具有优势。河南省内的装备制造、食品两个产业早在2015年年底就突破万亿规模,电气装备、矿山装备、大型客车、冷链产品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河南原材料产业也有深厚基础,区域内的运城、长治、淮北均是原材料大市,只要瞄准产业链价值高端,壮大化工、铝深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产业集群前景可期。特别值得提出的还有钢铁产业,豫北的安阳钢铁、济源钢铁,河北邯钢、邢钢,山西长治钢铁、运城海鑫钢铁连成一片,有利于共同打造精品钢产业基地。因此,规划提出壮大装备制造、消费品、精品原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可谓抓住了本质。
新兴产业成长性好,未来潜力大,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中原城市群内已建成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抗生素原料药和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将推动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跃升,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策划:赵铁军 王亚明
统筹:张光辉肖建中
执行:孙德中万川明芦瑞谢建晓
文字整理:陈辉
组版编辑:薛迎辉
美编:党瑶